1956年,为适应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依据教育部的决定,校区位于南充市的原四川师范学院一分为二,本科专业以“四川师范学院”的名义全都迁至成都市,约占总部的三分之二,留下的专科部分组建成南充师范专科学校留在了南充,经过两年扩建后改名为“南充师范学院”。
从历史深邃迂回的洞穴里释放出来的一泓清泉,也许会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和某个特定的地点让它找到合适的方向,烘托着灿烂的朝阳,奔向大海,闪耀炫目清洁的光明。人们习惯于称这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地点为转折点。
对于四川师大这股清泉而言,其中一个特定的时间是1956年,特定的地点便是成都的狮子山。
1956年,为适应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依据教育部决定,校区位于南充市的原四川师范学院一分为二,由专科组建、扩建而成的南充师院留在了南充,其本科专业以“四川师范学院”的名义全都迁至成都市。自此,四川师大的发展史上揭开了崭新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页。
选址:差点去了重庆
早在西南行政区撤销之后的1954年,依据上级有关部门提出接受西南财委等单位把四川师范学院迁至重庆市枣子岚垭的意见,学校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拟于1954年暑期迁校。由省教育厅派来的舒振国同志和李清儒、粟建屏两位科长怀着激动的心情去重庆市枣子岚垭考察校址时发现,号称“山城”的重庆根本就找不到一块能用来建四川师院计划中的两幢教学大楼和运动场的平地。失望感油然而生。由于无法满足计划3000人编制的大学校园用地,况且重庆方面当时已有了西南师院,同时也为了使四川省的高等师范学院的布局更趋合理,教育部决定让四川师院迁至省府所在地成都市。
按照当时政府的规定,各省市兴建大中院校时,从战备需要考虑,要求校区设在郊区并且尽量不占用耕地。所以,学校在成都郊区选址时曾先后去了牛龙公路大坟堡、成渝路至高店子及成都东郊狮子山等三处地方。最后从交通等各方面因素考虑,放弃了前两处地方。然而剩下的这个狮子山也不尽人意:荒烟衰草间,大小堰塘星罗棋布,各式坟包横陈竖立,让人感觉犹如走进了兔走狐奔的聊斋梦魇。在这片荒地里,要建成一所大学,可能吗?很多当地人持怀疑态度,学校里也有人持怀疑态度。多年后,我们不得不为四川师院有关领导最终选址狮子山的胆识所折服。
选址工作完成后,也就是1956年3月,四川师院很快就由副院长吉喆主持成立了建校委员会,委员会办公室由原四川师院政治辅导科科长赵承林负责,并由他具体主持建校日常事宜。同时省教育厅基建干部舒振国同志协助四川师院迁校工作中的基建工作。负责承建的省三建公司于4月份进入建校现场开始了紧张的建校工程。自此,四川师院的建校工作拉开了帷幕。
划拨土地及“三通”
1956年3月,建校委员会在与管辖狮子山的三圣乡政府进行了协商之后,正式进行土地划拨。依据省委的决定,划拨给四川师院的土地应为500余亩,而由于狮子山地形不规则,实际上划拨下来的土地仅仅440余亩。三八妇女节那天,狮子山上阳光灿烂。这一天对四川师院来说意义重大,对于狮子山而言也是如此。从此它将告别昔日的死寂与荒凉,迎接前所未有的光明与繁华。当地的农民纷纷用惊奇的目光打量着这些在狮子山上忙忙碌碌的人,看他们用采购来的十万多斤白家竹将划拨下来的土地打桩围起。标在竹桩上字迹未干的“四川师院”的字样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让围观的和来帮忙的当地人流露出无比兴奋的神色。因为他们知道,四川师院的到来不仅将给狮子山带来书香气息,也将会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按要求,建校工程正式启动之前必须先“三通”(即通水、通电、通路)。当时狮子山附近的“东山灌溉”渠恰好经过川师院划拨土地的范围内,加上当时狮子山大小堰塘众多,这“通水”问题仗着东山灌溉和堰塘水就解决了。而“通电”则是直接从沙河堡变电站接线过来就解决了。难就难在这“通路”问题。当时川师院南大门一带是完全不通的,而北大门一带也仅有一条从沙河堡通到402工厂(即今日的李劼人故居前)的羊肠土路。这条路当时流行这样一句话:“天晴一把刀,下雨一团糟。”一到雨天,一阵大雨淋漓之后,整条泥路就变得泥泞不堪。徒步走人都成问题,更别提施工队通行。所以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施工队当即便决定将高就低,把土路铺通到建筑工地。为解决土路的泥泞问题,施工队在综合考虑后决定从三瓦窑运输瓦渣。三瓦窑是有几百年烧陶历史的老厂,积累太多的瓦渣让当地人很是头痛。现在既然川师院要用它来修路,那么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所以川师院几乎是没花一分钱就弄来了瓦渣。然而从三瓦窑到狮子山有一定的距离,况且交通不便,所以从那儿运瓦渣只能靠人力鸡公车完成。狮子山附近的农民纷纷主动要求来帮忙。按要求,他们每车拉不少于150公斤瓦渣,川师院便付给他们一元钱。这对当时的农民而言已是一笔可观的收入了,而且体力较好的人,一天能拉3车,所以当地农民响应者众。一时,工地上300多部鸡公车叽里咕噜日夜不停地往返于工地和三瓦窑,场面热火朝天、蔚为壮观。运来的瓦渣被倒在毛坯路的指定地点上。众人拾柴火焰高,一条简易的瓦渣路很快就完工。
迁坟、迁户、赔青苗
狮子山这片荒地上,除了堰塘多以外,大大小小的坟包也不少。据粗略统计,当时散落在狮子山上的有主坟墓达100多座,无主坟墓180多座,加上因其它地方建设迁过来的坟墓,共计300多座,几乎是平均每亩地上都有一座坟。如何能在不伤害群众感情的前提下,顺利迁走这300多座坟墓,以便于建校工程的顺利开展,建校委员会想了许多方案。最后,决定在统计完所有的坟墓后,登报发通告,规定有主坟墓须在一个月内迁走,学校予以一定的经济补偿;无主坟墓若在两个月内仍无人认领,就由学校统一处理。由于川师落户狮子山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因而当地大多数农民也就相当支持和配合学校的建校工作。针对少数思想顽固的农民,学校也派专人对其进行思想动员。最终,在学校出资帮助挖坟和买骨灰坛的前提下,许多有主坟墓在规定时间内纷纷迁走。而无主坟墓的迁移工作则相对复杂了点。以防无主坟墓日后会有人来认领,学校事先将所有无主坟墓标上号,用照相机拍摄下其位置,再开墓将尸骸装入对应编号的骨灰坛里,然后统一送往某防空洞存放。据说当年迁坟的过程中,还挖到过一座有百年历史的清朝进士墓。开棺后,人们惊奇地发现,这位进士居然尸骨未腐,保持了其生前的模样,一时传为奇谈。
散住在狮子山上的几户人家,学校也为其搬迁并对所占用的耕地作了相应的赔偿:首先由几户人家自主择地,然后学校派人为其建成与原房条件相当的新房。至于被学校建设占用的耕地,学校根据耕地大小、产量及使用类型进行了相应赔偿。一般种粮食的耕地赔偿一年的收成,种植花木和竹子的耕地赔偿三年的产量。
在学校的妥善处理及当地群众的积极配合下,迁坟、迁户工作很快就完成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四川师院的建校工作就这样进入了实质性的建设阶段。
艰苦奋战,大学城巍然狮山
3月份开工,8月底要求完工,这短短的6个月时间里要在狮子山这片荒地上建成一座大学校园无疑是有相当大的难度。更何况四川师院建校工程又面临着资金不足的困难。当时四川师院的建校经费是由省教育厅拨下来的。由于整个国家面临着财政紧张的问题,所以省教育厅拨给四川师院建校的款额不是按照大学的标准而是按照专科学校标准来执行的,即教室44元每平方米;学生宿舍38元每平方米;职工宿舍28元每平方米。学校为了节省开支,派专人到百里外的灌县(现都江堰市)去拉木材。尽管如此,学校建设的资金到底还是显得紧张,建成的学校也很简陋。为了赶工期,承建川师院建校工程的省建三公司的员工和川师院建校委员会的同志们取消了节假日,几乎是夜以继日地工作着。这就是那个时代的人们,尽管物质贫乏,但他们依旧飞扬着开天辟地的豪情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在负责工程质检的舒振国同志的严格把关下,尽管面临时间紧、任务重、资金不足等等困难,但川师院的建筑质量还是得到了很好的保证。舒振国同志是一个及其严谨的人,在建校过程中坚决严把质量关,比如在修楼房时,划好灰线、打好地基之后,必须要他检查过,签了字方可动工;砌墙时,每砌一层楼,就要用铅垂线测一次,假如与国家规定的验收规范有一点偏差,哪怕仅是一点点,都要推倒重建。因此,当年建成的第一、第二教学楼、老图书馆(现巴蜀文化研究中心)、行政楼、理化试验大楼(现物理系实验楼)等一大批建筑在经历了五十年的风风雨雨之后的今天仍能巍然矗立,便是得益于当年的严把质量关。
历经半年的艰苦奋战之后,1956年8月底,一座初具规模的大学校园显现在狮子山这片荒地上,为狮子山曾经贫瘠荒凉的岁月写下了神奇的一笔。新校舍修建有4500平方米的教学大楼两幢,其中设有可容纳65人一班的教室46个,可容纳150人的中型阶梯教室12个(后因修建田楼,一教、二教各拆除了3个);设有1850平方米的理化实验大楼一幢,可容纳学生700余人同时进行实验;校园西南端,柳树环绕的荷花池后是一座5000平方米的图书馆;还有2558平方米的教研楼和行政办公楼各一幢。主建筑群后是教职工宿舍群,附属小学坐落其间;校门右侧后是附属中学的校舍。
1956年9月,原在南充的四川师院的文、史、数、理、化五个专业的几百名本科学生,加上同年招收的千余名新生共两千余人入住了四川师院的新校区。随四川师院来到成都的还有一大批专家学者如屈守元、汤炳正、冉友侨、王继武等等。
建校之初,师生们一边建校,一边教学。校园道路泥泞,用水困难,大多数师生在简易的草棚内上课,不少教工还住在未拆除的农舍里,生活条件十分艰苦。时任四川师院党总支书记的吉喆同志就经常对广大师生员工进行艰苦奋斗的教育,动员全院师生员工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团结一心为新的四川师院建设而发愤工作。校领导身先士卒,师生们也一起参加义务劳动,当时还出现了千人挑灯夜战的劳动场景。有形的景物陶冶了无形的精神。一种蓬勃向上的精神和关注学校发展的人文情怀,就在这汗水的挥洒和自觉的劳动中,悄然融入了广大师生的心灵世界。
昔日的狮子山,坟包与灌木齐高,塘堰与衰草一色,一派陈迹荒芜;如今的狮子山,早已不是旧模样:高楼鳞次栉比,道路四通八达,景点各具特色。在葱郁苍翠的绿荫掩映下四川师大越发显得年轻而有朝气。饮水思源,请让我们记住这些人,这些将青春与梦想,把苦与乐、汗与泪全都洒在了狮子山这片热土上的狮山人,他们的功绩将永远载入史册,并激励着后来的狮山人把四川师大进一步做大做强。
【编辑:admin】